一、地方概況
泉州,古稱刺桐城,地處福建東南沿海、臺灣海峽西岸,北承福州,南接廈門,東望臺灣。現轄鯉城、豐澤、洛江、泉港4個區,晉江、石獅、南安3個縣級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門5個縣和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全市土地面積110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70萬人。
泉州是國務院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東亞文化之都、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文化積淀深厚,素有“海濱鄒魯”“世界宗教博物館”“光明之城”的美譽。其中極負盛名的有中國現存最早的伊斯蘭教清真寺、世界唯一的摩尼光佛像石刻、中國最大的老君石刻造像、葬有唐代到泉州傳教的穆罕默德門徒三賢四賢的靈山圣墓、千年古剎開元寺及東西塔、記載古代海上交通和貿易的九日山祈風崖刻、廣受臺胞和海外僑胞信眾膜拜的天后宮媽祖、民族英雄鄭成功史跡與陵墓、宋代蔡襄修建的洛陽橋、號稱“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安平橋,以及與惠東民俗、海濱風光、石雕藝術融為一體的崇武古城等。豐富的人文景觀、別具一格的民俗風情和秀出東南的自然風光交相輝映,使泉州成為一個全國乃至國際性的旅游勝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游客到此觀光。
泉州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9.5℃~22℃,終年溫暖濕潤,四季如春,古詩稱泉州“四季有花常見雨,一冬無雪卻聞雷”,故泉州有“溫陵”之雅稱,是最宜養老居住的城市之一。
二、地方養老服務發展現狀
我市60周歲及以上本地戶籍老年人口111.2萬人,占全市戶籍人口總數的14.6%,其中8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15.7萬人,占老年人口總數的14%,我市老齡化率比全國、全省平均值要低。與省內各設區市比,僅高于廈門(14.1%),與其他地級市比主要是外來戶籍人員較年輕。預計到2020年全市戶籍老年人口將達120多萬人,到2030年將達200多萬人,并呈現基數大、增速快、高齡化特點,老齡化、高齡化的“雙高”挑戰和養老服務巨大發展機遇并存。
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養老事業發展,加快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特別是2017年8月,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快社會事業發展補齊民生短板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關于加快養老事業發展實施意見》,實施養老“貼心”工程,各項指標任務均提前完成。2019年8月,國家民政部、財政部確定我市為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
三、地方養老服務機構和企業代表簡介
(一)“龍人·伍心家園”養老院
起源于泉州市安溪縣,“龍人·伍心家園”養老院定位于養老行業專業運營服務商,具有投資、策劃、管理養老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地產等多種業態的綜合經驗和實力,公司采用直接投資、品牌授權和提供專業化的連鎖管理模式對旗下直營與加盟的養老院,敬老院,養老培訓學院,老年設備用品,養老地產等專業機構進行運營管理,得到業界和全社會的高度贊譽。并獨立開發運營移動互聯網智能化養老服務平臺“怡養樂年”為手段,打通線上線下的養老服務及衍生產品開發,打造成‘養護醫學’四位一體,結合的新型養老院,“龍人·伍心家園”養老院立志開創中國養老行業第一品牌。集團旗下擁有35家養老機構,其中7家機構養老院,28家敬老院,合計總床位數4986張。全國第一以“龍人·伍心家園”概念服務的養老機構,立足泉州,輻射全省,服務全國,把我院最先進的管理技術及服務理念帶入全國各地,養老院全部以酒店加醫院的標準配置、院內醫療、養護、生活和活動等設施一應俱全。為老年人提供住養、醫療、康復、護理、老年大學、遠程度假等專業化、標準化、人性化服務。是一個享受親民惠民消費,能讓老年階段:老有所養、老有所居,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樂齡生活。
(二)福建省尚善養老管理有限公司
籌建于2011年8月份,立足泉州,面向福建,是集養老、護理、醫療、康復四位一體的、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的老年健康服務產業公司。在近9年的運營管理過程中,尚善養老先行先試,在臺灣優質養老養護團隊的長期指導中創建精細化的管理機制和服務理念,在空間設計、入院流程、消防安全、醫療護理、人文關懷、臨終關懷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服務成效,養老護理服務深受入住老人和家屬的認可。尚善以最人性化的生活照料和護理服務,用心服務,精細管理,致力于打造養老、居家、康復醫院相輔相成的醫養結合養老服務優質品牌,讓老年人真正過上“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醫”的晚年生活。運營項目包括:1、龍湖鎮養老院:福建省最大的鎮級生態養老院,養老院占地60畝,建筑面積12000平方米,所在地鄰近中心城區安靜舒適、山明水秀,更有無障礙化設計的公寓樓和生態型戶外環境,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適的居住和活動空間。院內還設醫務室,且與晉江市醫院晉南分院簽訂合作協議,開通醫養結合“綠色通道”,同時引進臺灣優質養老養護長照經營模式,在生活起居、醫療護理、日常照料服務、文康娛樂等方面,用“五心”的服務標準,精細化管理,讓入住老年人晚年生活更有尊嚴和質量,真正能過上“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依”的晚年生活。2、悅善養護院:泉州首家護理院嵌入式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點模式,可實現“社區護理+居家服務+醫療銜接”三大服務功能。在“社區護理”部分,為社區老年人提供慢病管理、用藥指導、預防保健等基礎護理服務。在“居家護理”部分,提供包括家政、助潔、康復護理、精神藉慰等在內的上門服務。在“醫療銜接”部分,提供就診咨詢,與解放軍第九一〇醫院(原泉州180醫院)簽訂合作協議,開通醫養結合“綠色通道”。3、泉州江南老年頤樂園泉州江南老年頤樂園是由泉州市、鯉城區兩級政府資助,泉州市慈善總會為業主單位,攜同福建省尚善養老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經營的非營利性企業,頤樂園占地80畝,建筑面積5.9萬平方米,可容納1200名老年人入住,既可收住生活自理型、介助型、護理型老年人入住,還可接待外來老年朋友候鳥式養老、短期度假、交流活動。頤樂園引進臺灣優質養老養護經營模式,長期聘請臺灣專業養老團隊定期進行專業培訓督導,采用星級賓館管理模式,做到安全第一、細心服務、愛心護理,堅持一切以老年人的健康長壽為中心,融合本地實際社情,創建完善的配套管理機制和本土服務理念,竭誠為老年朋友營造一個溫馨、舒適、快樂的理想家園。4、四家居家養老照料中心(開元街道、潯美社區、銘湖社區、寶山社區):尚善致力于搭建智能化居家養老服務平臺,以互聯網科技為依托,提供遠程健康監測、健康評估、安全防區設置、適老化產品推薦等基本服務內容;以機構為硬件配套,在社區內開展家庭醫生、健康講座、老年大學、興趣小組活動等多元化服務;同時尚善在各點著力推廣社區助餐服務,解決空巢老人居家、社區養老的餐飲問題,將服務下沉到社區,為社區居民提供生活便利。5、尚善康復醫療中心:該中心是泉州首家以“醫、康、養”服務模式為一體的二級康復醫院,既可以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養生保健、生活照顧、文康娛樂等養老服務,還可隨時提供醫療救助和臨終關懷,綜合了醫院和養護院的優點,彌補了醫院和養護院的缺陷,積極探索集醫療、康復、養老于一體的新型養老模式。
四、投資類型
(一)投資并參與養老服務機構基建部分建設;
(二)投資并參與養老服務機構運營與維護;
(三)投資并參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養老項目;
(四)投資并承接政府已投資建設的養老服務機構;
(五)地方政府確定的其他投資形式。
五、投資要求
梳理投資方應承擔的責任清單或承諾提供的具體服務內容
六、養老機構一般建設、登記、備案流程
(一)投資項目審批報建手續
投資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工程項目審批流程為項目審批(或項目核準、備案)、用地審批、規劃報建、施工許可4個階段。
1. 發展改革部門負責牽頭項目審批(或項目核準、備案)階段工作。
2. 國土資源部門負責牽頭用地審批階段工作。主要包括項目審批核準備案、選址意見書核發、用地預審、用林審核、用地規劃許可等。
3. 城鄉規劃部門負責牽頭規劃報建階段工作。主要包括設計方案審查、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發等。
4. 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負責牽頭施工許可階段工作。主要包括消防、人防等設計審核確認和施工許可證核發等。
凡是符合已經批復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區域,不再對區域內具體養老投資項目進行交通影響、水影響、地震安全性等方面的評估審查。
(二)工程項目竣工驗收手續
竣工驗收階段包括規劃、土地、消防、人防等驗收及竣工驗收備案等。
(三)養老服務機構法人登記手續
項目建成后,投資(運營)方可在市場當管部門登記“營利性養老機構”,可設立多個不具備法人資格的分支機構。對已經在其他地方取得營業執照的企業,不得要求其在本地開展經營活動時必須設立子公司。投資(運營)方也可在民政部門登記“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可依法在其登記管理機關管轄范圍內設立多個不具備法人資格的服務網點。分支機構、服務網點納入養老機構統一管理和享受相應扶持政策。
養老服務機構包含以下三類:
1. 養老機構指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護理服務的機構,其名稱行業表述可以為“養老院”“養護院”“頤養院”“長者照護之家”“老年公寓”等,業務(經營)范圍統一核定為“機構養老服務業務”。
2. 社區養老服務組織是指從事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緊急救援等活動的組織,其名稱行業表述可以含有“社區”字樣,如“社區養老服務”“社區老年照護服務”等,業務(經營)范圍統一核定為“為老年人提供社區托養、居家照護等社區養老服務業務”。
3. 綜合養老服務組織。綜合養老服務組織是指同時從事養老機構業務、社區養老服務等活動的養老服務機構,其名稱行業表述可以更為寬泛,如“養老服務”“為老服務”“老年服務”等,業務(經營)范圍統一核定“機構養老服務,為老年人提供社區托養、居家照護等綜合養老服務業務”。
(三)養老服務機構備案手續
1. 養老服務機構法人登記后即可開展服務活動,并于登記或取得營業執照,開展養老服務后30個工作日內,主動向所在地市、縣民政部門備案。
2. 各級民政部門在接待舉辦者政策咨詢時應當主動告知其備案要求,提供備案材料樣張、養老服務機構基本條件告知書以及網上下載渠道,引導其提早做好備案相關工作。各級民政部門在獲知本轄區內企業法人登記的養老服務機構信息后,應主動告知其備案要求,督促引導其及時辦理備案手續。
3. 舉辦者應當真實、準確、完整地提供備案信息,填寫備案材料。市、縣級民政部門負責行政審批的窗口統一接收并審核舉辦者提交的備案材料,對材料齊全者應于5個工作日內提供備案回執,同時,應告知舉辦者養老服務機構運營基本條件、本區域現行養老服務機構扶持政策、監管制度等。回執可通過民政受理窗口預約轉交或掛號信郵寄給舉辦者。養老服務機構備案的相關材料應及時轉交同級養老服務部門存檔。
4. 養老服務機構在辦理變更登記后,應當于辦理完成變更手續后30個工作日內做好相關事項備案工作。對于變更登記后30個工作日內未備案的民辦公益性養老服務機構,市、縣民政部門應加強督促指導。對于登記后未備案的企業法人養老服務機構,市、縣民政部門應會同同級市場監管部門加強提醒聯絡和督促指導。
七、咨詢途徑
窗口電話:0595-22135542
辦公室電話:0595-22500385
八、辦公地址和時間
辦公地址:泉州市豐澤區府東路交通科研樓D棟517
辦公時間:上午8:30-12:00 下午3:0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