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縣2023年小學招生工作指引
為落實義務教育主體責任,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入學,特制定惠安縣2023年秋季小學招生工作指引,積極引導廣大家長和適齡兒童做好各項入學申報工作,及時向社會公開招生簡章和招收情況。
場景概述
為進一步規范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維護教育公平,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發〔2019〕26號)《泉州市教育局關于印發泉州市中心市區2023年秋季小學招生入學工作意見的通知》(泉教初〔2023〕3號)等政策法規和上級部署精神,現就2023年我縣小學招生工作制定本指引。
招生原則
(一)堅持“劃片招生、就近免試、統籌調度”的入學原則。根據劃定的招生片區,組織片區內適齡兒童按時就近免試入學。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以公辦學校為主接收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就學。因地制宜探索穩步推進“單校片區”與“多校片區”相結合招生入學的辦法。
(二)堅持規范招生,嚴格執行公民辦學校同步招生規定,落實招生信息公開制度,加強招生入學監督管理。
招生對象
2023年秋季招收年滿6周歲(即2017年8月31日前出生,含8月31日)的適齡兒童。
適齡兒童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的,其父母或者監護人應當向所屬學校提出申請,并填寫《延緩入學申請表》(附件3),提供相關緩學證明材料(縣級及以上醫院的疾病證明、病歷書及收費發票),按規定報當地鎮政府和縣教育局批準。
招生程序和時間
具體招生日程安排見《2023年秋季惠安縣小學招生日程安排表》(附件1)。為避免人員聚集,有條件的公辦學校將采取線上報名方式或采用線上預約報名方式,合理分配每個時間段的報名人員。
招生計劃
招生單位 |
指導數 |
招生單位 |
指導數 |
|
實驗小學 |
700 |
螺陽鎮 |
620 |
|
八二三實小 |
900 |
黃塘鎮 |
1100 |
|
第三實小(含城北校區) |
500+350 |
紫山鎮 |
600 |
|
第五實小 |
350 |
崇武鎮 |
1200 |
|
溪南實小 |
400 |
山霞鎮 |
1100 |
|
鳳凰城實小 |
300 |
涂寨鎮 |
1750 |
|
城南實小(含霞光校區) |
500+200 |
東嶺鎮 |
1520 |
|
城南二小 |
450 |
東橋鎮 |
1100 |
|
城南三小 |
300 |
凈峰鎮 |
1350 |
|
第四實小 |
350 |
小岞鎮 |
700 |
|
惠東實小 |
200 |
輞川鎮 |
750 |
|
廣海小學 |
240 |
聚龍外國語學校 |
230 |
|
螺城中心小學 |
450 |
|
|
|
全縣合計 |
18210 |
|
|
|
備 注 |
1.螺陽鎮含工農學校,紫山鎮含尾山學校。 2.班生規模原則上不超過50人。招生數含九年一貫制學校和民辦學校,全縣預計18210人。 |
公辦小學招生辦法
縣直各實小、螺城中心小學按劃片范圍招生,其他農村小學按行政村招生,詳見《惠安縣2023年小學一年級新生招生片區》(附件2)。
(一)公辦學校招生服務區域內戶籍、住房產權、實際居住“三一致”家庭的適齡兒童(以下簡稱“三一致”對象)
1.各公辦學校優先招收本校招生服務區域內“三一致”對象及按國家、省市相關入學優待政策照顧的對象。若本?!叭恢隆睂ο蠹罢哒疹檶ο蟮臄盗砍^學校招生計劃數,則“三一致”對象采取以落戶到學校招生服務區域時間先后順序安排入學。超出計劃數的適齡兒童,由縣教育局根據區域學校學位情況統籌安排就讀。屬學校片區的“三一致”戶籍人口,憑戶口簿、房產證或不動產登記中心開具的房屋權屬證明申請入學,并填寫《惠安縣城區域小學一年級新生報名表》(附件4)。學校匯總填寫《惠安縣2023年秋季縣城區域小學一年級學生名冊(學校核審通過)》(附件8)報送縣教育局審核。
2.學校招生服務區域內戶籍、住房產權、實際居住“三一致”家庭適齡兒童的具體條件:
(1)適齡兒童與其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戶籍一致(均在學校招生服務區域內)并實際共同居住,戶籍與房產一致(產權性質、用途為住宅),房產與實際居住一致。
(2)適齡兒童落戶到學校招生服務區域的截止時間為2023年3月1日前(不含3月1日)。
(3)2021年6月30日以后(含6月30日)新購房落戶的(包括通過其它形式取得房產的,下同),適齡兒童的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擁有該實際共同居住的住房產權比例應超過50%(不包括50%,產權證或不動產登記證上沒注明共有產權人產權比例的,視為平均分配,下同)。
(4)2021年6月30日以后(含6月30日)在縣直實驗小學和學位相對緊缺的公辦小學(學校名單由教育局確定并公布)招生服務區域內新購房落戶的,須符合“六年一個學位”要求?!傲暌粋€學位”具體要求:同一套住房每六年只能有一位適齡兒童在該校入學(同一戶主,子女多于一個的家庭除外)。如果該住房過戶時學位已被占用,須待占用學位的適齡兒童轉出或小學畢業后,新購房家庭的適齡子女才可以到該校入學。
(5)父母輩的房產過戶給祖輩的,須待占用學位的原產權人的子女畢業后,原產權人的兄弟(姐妹)的適齡子女才可以到該校入學。
(6)因城市建設涉及住房拆遷的適齡兒童,在征遷安置過渡期間,向學校提供拆遷的相關材料仍按原戶籍所在地就近入學;在拆遷定居后,按所規定的招生服務區域入學。
3.因地制宜探索穩步推進“單校片區”與“多校片區”相結合招生入學的辦法,成立第三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新增第三實驗小學城北校區(原項目名稱第八實驗小學)。
(二)不符合學校招生服務區域內戶籍、住房產權、實際居住“三一致”條件的適齡兒童。
本類對象應持相關證件材料按時向戶籍所在招生服務區域公辦學校報名登記,填寫《 小學就近入學(擴招對象)申請表》(附件7),由學校審核后匯總、填寫《惠安縣2023年秋季縣城區域小學一年級學生名冊(報送縣局核審)》(附件9)后報送縣教育局審批,原則上由縣教育局統籌安排到有學位的公辦學校入學。
1.戶籍在招生片區內,但不符合戶籍、住房產權、實際居住“三一致”條件適齡兒童(如:戶口遲遷,集體戶、投靠親屬落戶、租住戶、非住宅產權戶等),其戶口簿未能體現招生片區,或實際居住地與戶口所在地不一致,可攜帶戶口簿及房產證原件及復印件到招生片區所在學校登記。
2.買房且實際居住者子女。持有招生片區內房屋產權證(或購房合同)且實際居住者的直系子女。攜帶戶口本、房產證(或購房合同)或不動產登記中心開具的房屋權屬證明及2023年3月1日以來產生的水電消費及物業管理費清單等材料原件及復印件到招生片區所在學校登記。
3.根據《惠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惠安縣促進房地產去庫存若干措施的通知》(惠政辦規〔2022〕4號)文件精神,指定樓盤新建商品住房購房者憑文件下發之日起至2023年2月28日網簽備案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和購房發票,到片區內學校報名登記,根據學位情況統籌安排就讀。
4.各鎮中心小學(螺城中心小學除外)如有剩余學位,為避免浪費優質教育資源,滿足人民群眾需求,可制定擴招工作方案,8月10日前報縣教育局備案,并于8月20日前將《擴招對象審批呈報表》(附件10)報縣教育局審批。完小擴招工作由所在鎮中心小學負責。
(三)適齡隨遷子女
1.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堅持按照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的要求,根據《關于進一步做好外來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泉政文〔2004〕193號) 《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泉州市居住證管理規定的通知》(泉政文〔2016〕124號)文件精神,落實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招收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具有居住證及務工證明(勞動合同或營業執照)且目前仍在該區域務工(經商)的人員,申請其適齡隨遷子女到務工(經商)并居住所在地的學校入學,由縣教育局根據學校生源及學位情況統籌安排。
(1)居住地在螺城鎮及城南片區。居住地在螺城鎮八二三街以北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到溪南實驗小學報名;居住地在螺城鎮八二三街以南的以及居住在新霞社區、嘉惠片區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到城南實驗小學霞光校區報名;居住地在城南片區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原則上到城南第三實驗小學、螺陽中心小學后田校區、工農學校報名。報名時需攜帶“兩證一簿”(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居住證、務工證明或營業執照、戶口簿的原件和復印件),并填寫《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讀申請表》(附件6),由學校審核后匯總報送縣教育局審批。
(2)居住地在農村。需攜帶“兩證一簿”向就近鎮中心小學提出申請,經審查符合條件后,由鎮中心小學統籌安排學校就讀。
2.本縣進城務工(經商)人員子女。本縣進城務工(經商)人員子女,其家長必須在學校招生片區內務工(經商)。原則上,憑戶口簿、務工證明(或勞動合同)、營業執照、合法房屋租賃合同和以惠安縣企業員工名義繳交的社會保險費繳費證明(入學前半年即2023年3月1日前開始并連續參加我縣社會保險),在規定的時間內到務工片區所在學校申請入學。務工片區學校負責匯總名冊報送縣教育局審批,由縣教育局根據學位情況統籌安排入學。
(四)港澳臺僑和外籍適齡兒童
1.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適齡兒童申請在縣城區域入學的,視同本地戶籍適齡兒童安排學校接收。其中:(1)其父親(母親)為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的,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其父親(母親)房產所在地或居住地統籌安排入學;(2)其父親(母親)為縣城區域戶籍的,如果其父親(母親)在縣城區域有房產(持有該住房產權比例應超過50%)并實際共同居住,在房產所在地安排入學;如其父親(母親)在縣城區域沒有房產(或持有該住房產權比例不超過50%),由其父親(母親)戶籍地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統籌安排入學。
2.持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或《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居民居住證》的臺灣學生,因家長在惠安縣購房置業或工作需要隨父親(母親)在惠安縣生活而要求在縣城區域就讀小學的,依據《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省教育廳、臺辦、財政廳、團省委<關于進一步加強臺商子女在閩就讀服務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閩政辦〔2007〕210號)、《福建省貫徹<關于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實施意見》(閩教合作〔2018〕22號)精神,由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按要求向學校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后,統籌安排到居住地所屬片區內小學就近入讀。
3.華僑子女(中國籍)申請在惠安縣就讀小學的,依據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教育部《關于華僑子女回國接受義務教育相關問題的規定》(僑文發〔2009〕5號)及省教育廳、省僑聯《關于疫情期間華僑子女回閩就學有關事項的通知》(閩教合作〔2020〕15號)精神,向國內監護人戶籍地所在招生服務片區的小學提出申請,視同本地戶籍居民子女辦理入學手續。
4.外籍學生申請在我縣就讀小學的,依據《學校招收和培養國際學生管理辦法》(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令第42號)的有關規定辦理。
(五)教育優待照顧對象
符合下列情況之一者,可直接照顧安排到縣直實驗小學、各中心小學或民辦小學入學:
1.烈士子女、現役軍人子女、因公犧牲和病故軍人子女、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子女入學照顧,按照教育部、中央軍委政治部、全國雙擁辦有關文件和《泉州市教育局 泉州軍分區政治部關于印發泉州市貫徹教育部、總政治部<軍人子女教育優待辦法>的實施細則的通知》(泉教綜〔2013〕73號)《關于進一步貫徹落實<泉州市貫徹落實教育部、總政治部軍人子女教育優待辦法>的實施細則的補充通知》(泉教綜〔2015〕29號)《福建省教育廳 福建省軍區政治工作局 福建省雙擁共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軍人子女教育優待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閩政聯〔2022〕1號)《福建省公安廳 福建省教育廳轉發公安部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教育優待工作的通知》(閩公綜〔2018〕140號)《福建省應急管理廳 福建省教育廳關于做好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及其子女教育優待工作的通知》(閩應急〔2019〕51號)《關于研究我市消防救援隊伍職業保障有關工作專題會議紀要》(泉州市人民政府專題會議紀要〔2020〕4號)等文件精神執行。
(1)駐惠部隊、現役軍人子女(須提供縣人武部或泉州軍分區政治工作處確認的證明等有效證件)。
(2)烈士子女、孤兒(須出具惠安縣人武部或民政局證明,屬孤兒的其法定監護人戶口屬本片區且居住在本片區域)。
(3)一級至四級殘疾人民警察、軍人適齡子女(須出具惠安縣殘聯證明)。
(4)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子女(須提供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政治部確認的證明)。
2.高層次人才子女等入學照顧,按照《福建省委組織部 省教育廳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做好高層次人才子女就讀中小學和幼兒園工作的通知》(閩教基〔2015〕34號)《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泉州市高層次人才認定和團隊評審及政策支持規定的通知》(泉政辦〔2021〕29號)《中共泉州市委辦公室 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開展“涌泉”行動集聚各類人才在泉創業就業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泉委辦發〔2022〕5號)《中共泉州市委辦公室 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泉州市進一步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行動方案>的通知》(泉委辦發〔2018〕34號)等文件精神執行。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在泉州市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系統上申請。
3.其他符合政策性照顧對象(我縣營商環境、疫情防控、國內外高水平大學畢業生引才計劃等方面相關政策規定的教育優待照顧對象,須經部門審核并提供部門文件及相關證明材料,按已出臺既定政策執行)。
民辦小學招生辦法
嚴格執行公民辦學校同步招生規定,嚴格遵守義務教育免試入學規定,由惠安縣教育局負責組織轄區內民辦學校(惠安縣廣海小學、泉州聚龍外國語學校小學部)開展招生工作。
(一)核定招生范圍和計劃。做好民辦小學招生范圍和招生計劃的核準工作,在學校審批機關管轄區域內招生。優先滿足惠安縣適齡兒童入學需求,惠安縣未招滿且審批機關為市教育行政部門以上的,經申請、審批同意可以適當跨縣招生,但不得跨泉州市域招生。申請跨縣招生的,由縣教育局初步核定學校的跨縣招生范圍并報市教育局批準后,向社會公開。具體如下:
廣海小學:面向惠安縣招生。
泉州聚龍外國語學校小學部:優先面向惠安縣招生,再面向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石獅市、晉江市、南安市、德化縣、安溪縣、永春縣、臺商投資區、泉港區招生。
(二)報名對象要求。1.符合相關政策規定的教育優待照顧對象;2.本縣域內常住適齡兒童;3.本縣域外常住適齡兒童。應提交材料:戶口本、房產證或購房合同、居住證及勞務合同或營業執照等材料。
(三)網上信息采集和填報志愿。我縣建立民辦小學招生報名信息化平臺,提供網上報名服務,推行無紙化入學報名,提高信息化應用水平。
適齡兒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應在充分了解民辦學校辦學條件、收費標準等情況后,在規定時間內登陸“民辦小學招生報名信息管理平臺”(見附件11),按要求填寫學生相關信息、填報志愿(每位適齡兒童只能報1所民辦小學),同時應向所屬片區公辦學校報名。
(四)電腦派位和錄取。報名人數小于或等于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實行直接錄取。報名人數大于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實行分批次電腦派位錄取。第一批次:單列錄取符合相關政策規定的教育優待照顧對象,包括該民辦學校舉辦者直系親屬(須提供戶口本等有關證明材料)和經民辦學校董事會研究確認的本校教職工子女(應提供與學校簽訂的用人勞動合同以及在當地繳納社保等證明材料)。由縣教育局審核,照顧人數直接從學校招生計劃數中扣除,其余報名對象均須按規定參加電腦派位錄取。第二批次:優先錄取本縣域內常住適齡兒童(指區域內戶籍適齡兒童,符合條件的在本縣務工、經商人員隨遷適齡子女,以及居住在本縣的香港、澳門、臺灣、華僑和外籍適齡兒童)。報名人數少于或等于招生計劃數的,直接錄??;報名人數大于招生計劃數的,實行電腦隨機派位錄取。第三批次:經市教育局審批同意可以跨縣招生的學校若有剩余學位,錄取本縣域外常住適齡兒童。
電腦派位工作由縣教育局制定具體操作規則并統一組織實施,電腦隨機派位錄取將邀請公證機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媒體參加,并組織民辦小學校長、學生家長代表參加,全程接受社會監督。電腦派位結束后,縣教育局將公布電腦派位結果并及時通知學校,同時向市教育局報送電腦派位結果。
(五)網上確認和現場注冊。經電腦派位(或因報名人數少于招生計劃數實行直接錄取)已確定錄取資格的適齡兒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應在規定時間內掃描二維碼進行錄取確認,并按要求到確認錄取學校進行現場注冊。已辦理注冊手續,即已被民辦學校錄取的適齡兒童不能再到公辦學校入學。逾期未注冊的學生,視為放棄錄取資格。任何民辦學校不得拒絕接收經電腦派位確定錄取資格且在規定時間內報到注冊的學生。
(六)補錄取。未完成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小學,可向其審批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補錄并報送補錄方案,經批準后按規定補錄,不得錄取已被其它民辦小學電腦派位確定錄取資格的學生。補錄取對象應按時到錄取學?,F場注冊,縣教育局將對補錄取對象注冊情況進行審核。
(七)未被錄取。未被民辦學校錄取的適齡兒童(經電腦派位未取得錄取資格的,或有錄取資格但未按時辦理注冊的),由縣教育局按相關政策規定安排公辦小學接收入學(與沒有報名參加民辦學校招生的同等對待)。
(八)審核。縣教育局對兩所民辦小學新生注冊情況進行審核。
民辦學校招生報名操作手冊
一、報名登記
? 請掃描以下二維碼,進入民辦招生管理系統,通道將于6月30日試運行。6月30日- 7月2日家長可先進入平臺試報名,7月2日24:00數據將全部刪除并關閉,于 7月3日00:00正式開啟;
? 進入系統后,請點擊報名登記,填寫學生信息;
? 填寫完學生信息后,點擊提交即可。
? 報名前請提前準備以下佐證材料,便于提交報名表上傳。
? 縣域內學生需提交的報名材料:
①戶口簿原件(首頁、監護人頁、適齡兒童頁);
②房產證原件或購房合同(提供注明房產基本信息所在頁即可)、購房稅務發票原件或不動產登記中心開具的房屋證明。若是復印件的,須到惠安縣不動產登記中心(縣行政服務中心二樓)或縣自然資源局土地信息管理室(四樓)開具房屋證明并蓋章。
? 外縣(市、區)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需提交的報名材料:
①戶口簿原件(首頁、監護人頁、適齡兒童頁);
②居住證;
③勞務合同或營業執照。
二、報名查詢
? 點擊報名查詢,進入報名查詢頁面;
? 輸入姓名和報名時所填寫的證件號碼,同時輸入驗證碼,點擊查詢,即可查詢個人報名信息。
三、結果公示
? 點擊結果公示,進入公示查詢頁面;
? 輸入姓名和報名時所填寫的證件號碼,同時輸入驗證碼,點擊查詢,即可查詢結果。